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
A.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
B.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
C.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
D.排斥私有财产制度
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察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
D.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直接原因是因为明代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南宋初,有个叫做王继先的御医,因为治好了高宗之病,高宗想封他为“武功大夫”,旨下,被给事中富直柔封驳,因为这种破例的人事任命不合宋代的“伎术官法”。最后高宗不得不“屈意从之”。材料表明
A.宋代机构重叠效率低下
B.宋代君权受到机制性约束
C.宋代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D.高宗是遵法守纪的明君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据此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
A.通过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B.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
C.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D.继承前代制度,适当创新
《晋中兴书》载:王恬,字元愉,为御史中丞。…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夜吹警角。恬奏劾大不敬,请治罪。明日温见奏事,叹曰:“此儿乃敢弹我,真可畏也!”这说明王恬所任职务
A.是副丞相
B.具有监察的职能
C.职责是负责奏章草拟
D.职责是负责下达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