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

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其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

A道家学派

B.道教

C.理学

D.佛教禅宗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宋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禅宗的理论来改造儒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理学的出现,承担了重建儒学价值体系的职能,通过对理论挑战和现实问题的创造性回应,古典儒学通过理学而得以复兴。同时理学思想体系也有选择性的吸收扬弃了道教、佛教的思想,更加思辨化。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形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流派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严复《天演论》

材料二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载《新青年》第5卷第1号

材料三

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主张只有一个——就是“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载《新青年》第7卷第1号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维新派论“变”的两个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2概括指出材料二对“新”“旧”问题的看法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观点有何不同?陈独秀和胡适的观点在当时各有何可取之处

4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孙中山在广州,曾系统地演绎了他的理想: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而其政府则在三权鼎立的模式外,还有两个独立的权力——继承中国文官传统的监督权御史纠弹与人事权考试与督责).

——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其成因。

3材料三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较之材料二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1924年孙中山说“平均地权”要做到“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由国家当给以土地”国家土地从地主处买来“节制资本”基本内容是:凡在中国土地上的有独占性的企业,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空,不论属于中国人所有还是属于外国人所有,一律收归国家经营管理,以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这表明孙中山

A决定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

B.认识到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性

C.和共产党的土地革命纲领一致

D.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办法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实行社会主义这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这说明孙中山

A主张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B.在革命道路选择上举棋不定

C.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

D.革命的目标是解决民生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