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就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缺少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所指。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辛亥革命

孙中山

B

C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3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反侵略,反封建,或反侵略,求民主)。 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A:太平天国运动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推翻了清王朝(或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日益深人人心。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ABD各1分,C三分) 3.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工农武装割据”(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缺少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中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从材料“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中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太平天国运动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推翻了清王朝(或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日益深人人心。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工农武装割据”(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查看答案

图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军费开支曲线图。致使图中两次最大增幅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局部战争

B.军备竞赛

C.经济发展

D.反恐战争

 

查看答案

图是某学生对某时期国际状况的直观展示,其反映的主题可能是

A世界多极化局面己经形成

B.美苏“冷战”完全抑制了多极化的发展

C.不结盟运动支持欧共体、日本堀起

D.“冷战”时期己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对下面图示所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以美苏两国为主导的两大阵营对峙②“冷战”的重点在欧洲

③冷战”的重点在古巴④美苏在亚洲的对抗超出了“冷战”的范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联苏抗美;20世纪60年代既反苏又反美;20世纪70年代联美抗苏;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俄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外交理念;2011年中美确定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断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

②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③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④合作取代对抗是中国与美苏关系发展的方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