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日本历史学者堀敏一在《唐宋间的变革和宋代社会》中说:“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

日本历史学者堀敏一在《唐宋间的变革和宋代社会》中说:“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例如宋代的地方行政中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该学者旨在说明

A宋朝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

B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C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

D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可以判断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本题选择A项;B中监察制度处理中没有提及;C中制衡不是专治社会特点;D中趋于合理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时期政治·宋代加强集权措施 【名师点睛】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阶段。复习时注意一个“继承”、把握两个“趋势”、抓住三个“创新”。 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 两个“趋势”:一是从汉到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三个“创新”:从汉到元时期,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机构)、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这三大制度不仅对中国古代而且对当今社会都有重要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杨师群在《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说:“皇帝始皇的威权还表现在为民立极,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德表率、人向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详尽的规定……因为皇帝不仅是天下最有权势和威严的统治者,还是最聪明、最伟大的圣主。”根据上述材料不能看出秦始皇

A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威严

B承担了思想文化导师的角色

C通过立威和表率实现了对民众的绝对控制

D把专制王权的范畴扩展到新的领域

 

查看答案

李瑞兰在《中国社会通史》中提到:“战国时期等级关系与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层变化。社会等级是流动的,个人有可能凭才力改变贫贱的地位,贵族取决于出身而一成不变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上层社会对下层人士开放……集权政府的社会基础因而更加扩大。这样,社会较前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该材料反映出

A社会等级的流动根源于阶级结构的变化

B分封制的崩溃是战国时期社会等级流动的根本原因

C选官制度的变化是社会等级流动的重要因素

D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商(朝人对神灵素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硫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

A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B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

C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硫的权力运作

D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武则天生平要略

十四岁入宫被封为五等“才人”,侍奉唐太宗,太宗晚年她与太子李治有染。太宗死后出居感业寺,高宗李治命其蓄发还朝,由此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亲杀生女,嫁祸王皇后、萧淑妃,坐上皇后宝座,先后毒杀亲生子李弘、李贤,将李显、李旦立帝又废。后由于高宗头病,她便成为事实上的决策者。公元690年,终于登上九五之尊。她在佐政和亲政期间发展科举制度;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史称“累朝得多士之用”;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打击西突厥反唐势力,设北庭都护府;设铜匦,用酷刑,兴冤狱,溢杀无辜;大肆佞佛,广建佛寺;在宫中广罝面首男宠。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将其赶下宝座。

材料二

无字碑

武則天死后,和高宗李治合葬于陕西乾故,并留下一块“无字碑”。对此,后人多有议论,莫衷-是,其原因大概有:一、德高望重,无法可书;二、自知罪孽深重,无颜为自己立传;三、一生常做惊人之举,意在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四、与李唐王朝的矛盾及与中宗李旦的恩怨,无意为其立传。

——以上材料源自新旧《唐书》和黄进华《皇权悲剧》

1结合材料史实对武则给予以评价。

2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标准是什么?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诸方面加诸敌人,此项压力已在增长之中,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摄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我三大盟国抱定上述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家目标一致,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

——摘编自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逸编》

1依据材料概括三大国在对日作战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2评价《开罗宣言》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