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冋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年雨量分布图 —竺可桢《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冋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年雨量分布图

 

—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材料二

五胡乱华是一个贬义词,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北方民族活动地区出土了大量反映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的、辉煌的北朝文化遗址遗物。从东汉末年的和林格尔壁画墓,到云冈石窟,司马金龙墓,北齐娄睿墓等乃至“平城”等北朝的都城建筑,以及在瓷业、农业、科技方面都是北朝留下的,堪称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生气和极其活跃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它还带来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各种信息,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大唐盛世的诸多业绩都源于北朝。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材料三

文炳拜稽首曰:“今南方已平,臣无所效力,请事北边。”帝曰:“朕召卿,意不在是也。竖子盗兵,朕自抚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尽以托卿。卒有不虞,便宜处置以闻。中书省、枢密院事无大小,咨卿而行,已敕主者,卿其勉之。”

——《元史·董文炳传》

1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入主中原后孝文帝改革与忽必烈改制的共同原因,并分别指出其重大制度创新。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北魏和元朝历史,分析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1)原因:先生活在草原游牧区,气候寒冷,雨量少;后入主中原,处于雨量多、气候适宜的农业区;为适应农耕文明,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发展经济、保障税收,实施改革。 制度:北魏均田制;元朝行省制。 (2)结束分裂局面,创新制度: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气魄,推进民族融合;推动经济发展与交流;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为后世繁盛奠定基础。(5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孝文帝改革与忽必烈改制的共同原因既要从具体的自然条件以及适应农耕文明,加强对中原的统治的需要多层次的分析。制度创新属于基本识记点,主要突出北魏实行均田制而元朝实行行省制即可。 (2)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基本上在材料中能够直接找到答案,例如,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以及大唐盛世的诸多业绩都源于北朝即为后世繁盛奠定基础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找全面。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与忽必烈改制的共同原因及创新、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思想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8401895年,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从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

二、18951915年,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学习并接受西方现代观念,形成“中国现代观念”。三、1915年以后,特别是1919年以后,中国人对所有外来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它们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

1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想盛极一时,分析这一思想形成的社会原因。试列举第一阶段中国人“选择性吸收”西方现代观念而产生的近代政治思想观念。

2社会主流思想观念主导社会行动。你认为第二阶段形成的“中国现代观念”是如何影响中国的社会行动的?在第三阶段,“革命”成为“中国当代观念”的核心。分析1919年后“革命”观念流行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洛阳伽蓝记》记载:北方“百姓殷富,年登俗乐,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舟车所通,莫不商贩焉。”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北魏时期农业的发展

B.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北魏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D.商品经济的活跃及繁荣

 

查看答案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己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童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查看答案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钱财充实国库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后,—夫一妇的农户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

A允许生产布帛多的人免除摇役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

D.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