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商鞅指出:现在治理国家,依靠官多吏众,官吏下又设辅佐和监察人员,这本来是为了禁止...

商鞅指出:现在治理国家,依靠官多吏众,官吏下又设辅佐和监察人员,这本来是为了禁止官员们谋私利。如果辅佐和监察人员也想谋私利,那怎么去禁止呢?这说明商鞅

A. 重点加强对在职官吏的监督

B. 认识到监察的模式尚有缺陷

C. 建立起完善的官吏监督机制

D. 认为官吏贪渎严重危及政权

 

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如果辅佐和监察人员也想谋私利,那怎么去禁止呢?”,说明商鞅认识到监察人员自身的监督问题,即监察模式尚有缺陷。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比较对普通官员的监督和对监察人员的监督孰轻孰重,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出问题,商鞅没有就此提出解决办法,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A. 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 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 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

据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进行分封时称诸侯为“友邦君”,到周公再行分封时,出现“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变化说明西周

A. 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B. 宗法制进一步完善

C. 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

D. 等级制度开始形成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材料二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材料三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

请回答:(1)材料一的言论与此后西方列强侵华之间有何关系?

(2)试对材料二马克思论述中的关键词进行解读

①“陈腐世界的代表”:;②“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

③“贱买贵卖的特权”:;④“对联式悲歌”:。

(3)材料三上述三个视角说明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四(元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影响,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叛国”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钱穆的主要观点。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在专制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据此,明太祖在政治体制上有何改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