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A. 孟子的民本思想
B. 荀子的政治思想
C. 董仲舒的新儒学
D. 二程朱熹的理学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D.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 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
A. 藏富于民 B. 勤俭节约
C. 忠孝为本 D. 国富民贫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A. 尊儒抑法
B. 抑儒尚法
C. 抑儒抑法
D. 尊儒尚法
“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