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guǐ),是目前所知西周最早的青铜器。簋底部铸有铭文,大意为:武王在甲子日早晨出兵伐商,经占卜和观星象,果然很快攻克商都。七日后战争结束,武王赐金(即铜)给一个名叫“利”的官员,为他的先祖铸造这尊青铜簋,以作纪念。该文物的出土,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武王伐纣有确切史实依据
B. 周代青铜器主要用于赏赐军功
C. 西周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D. 周王赏赐礼器以强化宗法制度
据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字数分类如下表:
分类 | 人类人身人伦人的活动 | 动物狩猎畜牧 | 植物农事耕作 | 天象气侯时间 | 山川河流方位 | 战争兵器 | 服装居住 | 交通 | 文化娱乐 | 宗教 | 数量物性 |
比值(%) | 20 | 17 | 15 | 9 | 7 | 8 | 7.7 | 3.6 | 3.1 | 3.6 | 3.6 |
材料说明,殷商时代
A.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 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
C.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D. 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迅速调度粮草。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一现象应当发生在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道:“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 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 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 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 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A. 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三省六部制约皇权
元朝打破了自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实行“国之政本”的中书省一省制。对其作用表述有误的是
A. 有效避免“政出多门,不相统一”
B. 有利于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争权等弊端
C. 有效避免宰相专权,架空君主
D. 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