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前期存在三种土地占有情况。一是地主占有土地。这种占有关中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东最少。二是按均田法农民占有的土地。这种占有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三是百姓自己开垦的土地。在关中地区,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田地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 商品经济发达
B. 存在井田制
C. 小农经济落后
D.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有学者指出,古代小农的供给行为具有双重性,即在满足自我家庭消费的同时,
又积极向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和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活动。对上述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古代小农生产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
B.市场需求是影响古代小农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C.古代小农具有强烈的商品生产意识
D.古代小农主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生活必需品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 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C. 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D. 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请先诣公府,诸生试(考试)家法(经术),文吏课(考试)笺奏(章奏一类),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若有茂才(才学出众)异行(优异的品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于是班下郡国。
——(唐)杜佑《通典》卷十三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 东晋 | 隋 | 唐 | 北宋 |
比例 | 4% | 17.2% | 24.5% | 46.1% |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摘自《旧唐书》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编者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编自《皇明祖训》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唐末怎样的社会状况?后来宋太祖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并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 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强化君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