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義在评价内阁制度时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由此可知
A. 内阁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内阁成员拥有决策权
C. 黄宗義肯定内阁制度 D. 内阁制度强化了专制皇权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A. 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 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 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 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
A. 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B. 唐代的三省制
C. 元代的中书省制度 D. 明代的内阁制
《宋史》中记载:“宋初,循隋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A. 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掌军权与财权
B. 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 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 分割军队的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秦设郡县二级制,汉代设州郡县三级,唐代设道州县三级,宋代设路州县三级,元代设省路府州县五级,这一现象从制度设计目的的角度反映了
A.地方主动性能动性加强 B. 君主专制的强化
C.王朝疆域越来越辽阔 D. 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