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④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B 【解析】从材料“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可以看出秦朝统治者已经认识到周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分封制,故①正确;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垄断分封的权力被打破,故②正确;从材料“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即可以看出③正确;④错误,错在“所有官员”,排除。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秦始皇设职授官,说明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终止,它从政治结构上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存在。材料所述变化表明

A. 官僚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B. 世卿世禄确保了王位世袭

C. 分封制不利于权力的世袭

D. 贵族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查看答案

《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确立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B.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 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

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查看答案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实质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上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C.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查看答案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远古时代活跃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就已初具国家规模。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以下制度构成,属于古代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是

A.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

B.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

C. 王位世袭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

D.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家法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