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B.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B 【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决策权力分为决策、审议、执行三步运行,门下省具有审议、封驳的职能,可参与决策,故B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大臣可以对于君主的不当诏令加以限制,是决策正确的保证,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下的门下省具有对诏令的审议和封驳权,而不是监察权,故C项错误;分割相权,削弱的是相权,加强了皇权专制,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两汉以外戚辅政,国家则受其祸。”两汉时期频频出现外戚干政,在本质上反映了

A. 外戚与皇家的特殊关系

B. 分封制度的残余影响

C. 中央集权制度不够完善

D. 专制政治的权力异化

 

查看答案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④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秦始皇设职授官,说明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终止,它从政治结构上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存在。材料所述变化表明

A. 官僚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B. 世卿世禄确保了王位世袭

C. 分封制不利于权力的世袭

D. 贵族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查看答案

《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确立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B.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 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

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查看答案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