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 与皇帝共治国事

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B 【解析】材料引文是对清朝军机处职能的形象评述,从材料中的“依样画葫芦”到小心翼翼把“葫芦仔细看”就可以判断军机大臣只能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行事,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回顾已学史实可知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因此A、D选项不合题意,C选项也不可能全国所有的事都由军机大臣来办。故本题选择B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两幅示意图体现了明太祖统治时期中央政府机构的变化。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 封建民主制的发展

C. 丞相职权日趋分散

D. 中央严密控制地方

 

查看答案

《明史•职官》记载:“阁臣之预务自此(明成祖)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

亦不得相关白。”这段材料反映了明成祖时的内阁

A. 是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的代表

B. 实为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

C. 成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

D. 实为皇帝幕僚的最高决策机构

 

查看答案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汉武帝设立了通判监督地方官

B. 唐朝三省仅尚书省长官是宰相

C. 宋代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

D. 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行中书省

 

查看答案

钱穆曾评价:“行省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强调这种制度

A. 使地方权力不再受中央的节制

B. 有利于维护地方治安稳定

C. 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D. 易于形成地方割据的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