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节操,注重社会责...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节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A项是强调读书人要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说法正确,但不符设问,排除。B项出自南宋名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显示了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说法正确,但不符设问,排除。C项意思是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与题意不符,但符合设问,所以选C。D项是由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说法正确,但不符设问,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查看答案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查看答案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三教合归儒

 

查看答案

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A. 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B. “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C. 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D. 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查看答案

下图为汉画像石“讲经图”,图片中的“经”应是:

A. 《佛经》

B. 《圣经》

C. 《五经》

D. 《道德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