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中叶以后,市民阶层人员变得庞大复杂起来,它包括了商人、店员、贩夫、手工业者、游民、士卒、下级官吏、下层文人等各色人物。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千户以上的市镇比比皆是。总之,明中叶以后的市民阶层无论在人数上、区域分布上都远远胜于宋代;而市民人数的增多是市民力量壮大、登上社会舞台的前提。加上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日益繁荣,工商业者已日益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于是市民阶层开始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摘编自王言锋《中国十六~十八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衰》
材料二近代中国,在1905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为得有功名的士绅阶层。但到1905年以后,由于科举废除,旧士绅的地位渐为士绅取代。在1860-1916年,社会领导阶层不仅来自新旧士绅,也来自新知识分子。新知识分子的人数,大约为士绅的十倍。在1905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来自新知识分子者极少,但其地位不断上升,到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士绅而为社会的领导阶层。社会领导阶层除士绅、新知识分子外。还有富商。当时中国有四种商人,一种是普通商人,一种是盐商,一种是行商,一种是买办商人。近代以来受西方工商文化的影响,提倡商战,鼓励商人与外商从事竞争。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政治地位也提高了。
——摘编自张玉法《近代中国社会变迁(1860-191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市民阶层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国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毛泽东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蒋介石日记中写道:“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我应以坚韧、忍耐、延缓、持久之道,致其死命也。”这说明
A. 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B. 国共两党领袖对抗日所见略同
C. 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抗战
D. 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完全一致
为犯罪的条款。同时承认了各爱国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1938年7月,各党派参政议政的国家机关——国民参政会成立。这说明国民党
A. 由集权化向协商化转变
B. 放弃一党独裁方针
C. 与共产党争夺中间势力
D. 阶级立场发生变化
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反映
A. 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反封建、反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1933年《女子月刊》以《理想爱人》为标题发起一次征文,下表是对这次征文内容的整理。下列对图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当选征文反映的主要观点
女性理想的爱人 | 忠实的爱情 | 健全的体魄 | 革命的精神 | 不慕虚荣和时尚 | 丰富的学识 | 人格高尚 | 节俭的习惯 |
百分比 | 66% | 50% | 33% | 50% | 100% | 66% | 50% |
男性理想的爱人 | 爱情忠诚 | 健美的体格 | 性情温和 | 无攀登虚荣习气 | 相当的学识 | 文学艺术修养 | 自立的技能 |
百分比 | 62.5% | 75% | 75% | 62.5% | 75% | 50% | 62.5% |
A. 革命精神被列入择偶标准,反映了知识青年的革命激情
B. 男女双方都要求爱人身体强健,反映了战争年代特定的审美观
C. 男性对爱人普遍要求无摩登虚荣习气,说明当时坚守质朴的优良传统
D. 男女择偶标准都有对爱情忠诚,说明婚姻自由成为主流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曾言:铜线,铁路此两事大有利于彼,有大害与我,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争拆毁,19世纪80年代,他又言:至若火车盛行,则有驾驶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而当不下数十万人,贫民之自食其力者更不可胜计。这些言论表明李鸿章
A. 主张与西方强国展开商战
B. 放弃了中体西用思想
C. 着眼于维护中国自身利益
D. 思想发生了本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