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

《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  )

A. 重征赋税    B. 无为而治    C. 实现仁政    D. 独尊儒术

 

B 【解析】“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说的是西汉初年,国内经济凋敝,为改变这一状况和调动百姓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统治者采取的是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措施,这符合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选B;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A. 道家的“无为”思想

B. 法家的“变革”主张

C. 墨家的“节用”倡议

D. 儒家的“礼制”要求

 

查看答案

“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也。”其中反映出(  )

A. 诸子百家相互诘难的态势    B. 对法家思想主张的直接否定

C. 对儒家思想主张的全面肯定    D. 对道家思想主张的理性评价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为古代中国“学在官府”现象的演变,次序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晋其亡乎!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反映了

A. “刑鼎体现青铜器冶铸技术的进步

B. 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C. “贵贱无序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

D. 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

 

查看答案

一位先秦的思想家认为:齐桓公致力于联系诸侯,维护封建秩序,是一位尊规守道的好君主。晋文公虽然协助周天子平定叛乱,却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大逆不道的人。这位思想家属于(  )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