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 分封制推动
C. 实现了文字的统一 D. 大一统思想的出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名称?
(2)与图二相比,图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怎样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图一到图四所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4)基于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分别概括历史图片和图示在学习、探究历史中的作用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B.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历经“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拔依据正确的是
A. 孝廉——门第——才学
B. 才学——孝廉——门第
C. 才学——门第——孝廉
D. 孝廉——才学——门第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学而优则仕
B.分科考试
C.以文治国
D.公平竞争
中国古代崇尚道德治国,孝道是政府和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之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 征辟制
B. 举制
C. 察举制
D. 刺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