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借东洋驻重兵,保商何必要连营。可怜卧榻横陈夜,时听旁人鼾睡声。”这首近代汉口竹枝词《东洋兵房》反映了
A.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出现
B. 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
C.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D.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
A. 汉代宰相位高权
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 宰相数量增
D. 皇权不断加强
“门户开放”政策
A. 使美国单独控制了中国
B. 是西方列强共同实施的
C. 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利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①西周分封制
②西汉“中朝”的建立
③明朝的内阁制
④清乾隆帝建立军机处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某中学开展“古代中国政治”为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 《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
C. 《三省六部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 《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A. 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 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 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