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拉布教授在《冒险企业和帝国》(l575-1630)中统计,在四个或四个以上公司都有股份的人,东印度公司有28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9%;东地公司有4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3.4%;利凡特公司有157人,占公司人数的27.4%。这促进了( )
A. 商业革命的发展 B. 企业转属私人资本
C. 垄断组织的产生 D. 金融控制手工工场
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 )
A. 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 B. 揭开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
C. 导致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 D. 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说:“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不能反映
A.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
B. 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
C. 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
D. 帝国时代商业资本不会转化为产业资本
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置备菱角样式巨石、木滚、家火房屋,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这段话反映的是 ( )
A.官营手工业经济状况 B.以织助耕的小农经济
C.集中生产的雇佣劳动 D.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
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康熙五十二年风调雨顺,不仅“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是丰收的大好年成,然米价仍居高不下。这一时期米价的非正常上涨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人口出现急速增长
C. 经济作物的扩大 D.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明代陕西行省包括甘肃地区,不仅地域辽阔,几乎囊括了明长城“九边”的西段,而且关中八百里秦川又盛产粮食,陕西商人便有了“输粮换(盐)引”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明政府开放“茶马互市”的边境贸易。这种现象
A. 促进了明清城镇商业的繁荣 B. 促使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 推动了商帮势力的发展 D. 使粮食、食盐等开始成为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