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是中国古代辅政首脑的统称,它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及宰相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
材料二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数目统计表
| 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及数目(后者用括号表示) |
西汉 | 咸阳(4)、沛县(7) |
唐朝 | 长安(28)、咸阳(7)、西安(10)(今浙江衢州)、秦安(12)、陇西(6)、闻喜(8)、苏州(6)、安平(7)、洛阳(12)、荥阳(6) |
两宋 | 开封(7)、杞县(3)、安次(3)、寿县(4)、衙县(3) |
明 | 晋江(6)、余姚(3)、湖州(3) |
注:材料一、二表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以上两则材料均据陈国生《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整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最早记录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分归大鸿胪和少府管理。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多由皇帝的心腹宦官担任。其首要职责是向宫廷进献海外珍品,兼管海外贸易。宋朝在广州设市舶司,这是中国第一个专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负责征收舶税,“以助国用”。市舶司最多时有10个,主要设在沿海地区。南宋高宗绍兴末年,泉州、广州和两浙路市舶司年入达200万缗,约占当时国家货币岁入总数的1/5。明朝承袭前代,在主要港口城市设市舶司,以适应海外诸国朝贡的需要,且终明之世,罢置无常。康熙年间,清朝撤市舶司,设江、浙、闽、粤四海关。1757年,除粤海关外,其余三大海关被关闭。
——据傅宗文《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管理传统与早期海关》整理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美、法三国迫使清政府签仃通商条约,要求“邀请”英美法人“帮办税务”。据此,英国人李泰国被任命为首位海关总税务司。总理街门成立后,英国人赫德接替李泰国。赫德执掌海关期间,引进西方人事管理制度,对海关人员的职权、薪资、晋升、惩戒都作了细致规定,并仿照英国建立新的会计制度。由于管理严密,海关财务很少发现舞弊现象。从1861年到1910年间,清政府的关税总收入增长了5.8倍。海关还为京师同文馆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清政府驻外使领馆的经费也由海关提供。1878年,天津海关开始试办邮政,标志着中国近代化邮政的开始。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海关和清代前期海关的不同,并简要评价近代海关的作用。
“乡绅”,即士大夫居乡者。《道咸宦海见闻录》载:“绅士居乡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这主要说明“乡绅”
A. 主要由致仕官员组成
B. 在教化方面的作用
C. 在乡间拥有巨大威望
D. 维系地方治安的重任
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10年前增加了50%,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种植其他作物,如平江“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
B. 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
D. 中国卷人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A. 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B. 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
C. 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
D. 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签约谈判中,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予以接受。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这说明清政府
A.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B. 仍然抱有天朝上国观念
C. 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
D. 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