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包办婚姻,因而反抗...

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地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李欣淑的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李欣淑积极向上的心态

B. 临时约法对自由的规定

C.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

D. 女校等新式教育的发展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社会现象是指“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而非李欣淑本人,排除A。1917年段祺瑞击败张勋后没有恢复《临时约法》,因而材料中现象不可能是因为临时约法的规定,排除B。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抨击封建伦理道德,使中国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从而就有李欣淑等人追求女性解放的举动,C项正确。女校等新式教育的发展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条件而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B. 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 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 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查看答案

“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他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值:这个体系把它们纳入儒家总的解释之中。由于他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其他形式所发挥的都要多。”这段话适宜于评价

A. 李鸿章和中体西用

B. 康有为和《孔子改制考》

C. 胡适和新文化运动

D. 孙中山和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

B. 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

C. 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D. 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查看答案

1900年12月23日《纽约时报》刊载评论:“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并能从商业的观点预测大清国未来除非融入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否则可能发生巨大的政治灾难……他们试图在清廷或人民都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就立即推翻大清国延续已久的古老秩序”。该评论中的“他们”是

A. 洋务派

B. 维新派

C. 革命派

D. 激进派

 

查看答案

张之洞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曾提出:“凡我普天臣庶,遭此非常变局,忧愤同心,正可变通陈法,以图久大,不泥古薄今,力变以前积弊,其兴勃焉,又何难雪此大耻。”说明此时的张之洞

A. 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

B. 仍坚持洋务派的主张

C. 准备彻底地改弦更张

D. 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