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天有其时,地有其时,人有其治。……軼与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出自于
A. 墨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孟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A. 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 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
C. 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 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
“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这段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对另一学派的批评言论,这两个学派分别是
A. 墨家和儒家
B. 儒家和道家
C. 法家和儒家
D. 墨家和法家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孔子主张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为此要求
A.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 敬鬼神而远之
C.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D. 性相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