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宋理宗对朱熹的儿子说:“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能与...

南宋理宗对朱熹的儿子说:“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能与之同时。”宋理宗此言,主要是基于《四书章句集注》

A. 通过儒学神秘化以尊崇君权

B. 宣扬了“天理纲常”的永恒性

C. 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命题素材

D. 恢复了孔孟儒学的正宗地位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宋理宗对《四书》爱不释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补于治道”,所谓的“治道”就是治理国家的方式,结合朱熹的思想主张我们知道,他强调“三纲五常”和等级秩序,这对统治者统治百姓很有裨益;A选项错在儒学神秘化;C选项与题意不符;D选项不是程朱理学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

A. 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B. 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

C. 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

D. 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查看答案

汉末佛教被一些人描述为“咽气餐霞之术、神丹金液之事”。东晋成书的《后汉纪》称“佛身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故能化通万物,而大济群生。”大致同时期成书的《牟子·理惑论》则谓:“佛者,谥号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这些描述和记载

A. 说明了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B. 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趋势

C. 印证了儒学对佛教的影响

D. 消弭了儒佛道之间的斗争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统计表分析正确的是

类别

关键词

出现频次

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

仁、礼、信

8234次

36.2%

法观念

法、刑

4648次

20.5%

财富观念

利、财、富

5395次

23.8%

公平公正观念

均、平

4427次

19.5%

 

 

A. 社会贫富分化

B. 法家大行其道

C. 重利观念盛行

D. 伦理脱离政治

 

查看答案

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

时期

功臣

功臣子

外戚宗室

各级属吏

经学之士

其他

汉高祖

1

 

 

 

 

 

汉惠帝

3

 

 

 

 

 

汉文帝

4

 

 

 

 

 

汉景帝

 

4

 

 

 

1

汉武帝

 

5

3

1

3

 

汉昭帝

 

 

 

3

 

 

汉宣帝

 

 

 

4

1

 

汉元帝

 

 

 

 

2

 

汉成帝

 

 

1

1

3

 

汉哀帝

 

 

 

1

4

 

 

丞相出身的变化反映出西汉

A. 外戚威胁中央集权

B. 功臣受到重视

C. 选官制度一脉相承

D. 发展儒学教育

 

查看答案

“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民间广为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这一演变反映了

A.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B. 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

C. 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D. 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