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 汉长安
B. 唐长安
C. 宋汴梁
D. 元大都
《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 )
A. 谏官保证宋代政治清明 B. 谏官的设立不利专制皇权
C. 谏官种类繁多造成冗官 D. 谏官的谏议减少了行政失误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等待朝廷察举
B.参加科举考试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规定
A. 意在恢复西周的分封制
B. 使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C.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有人评述秦朝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 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B.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 从诸侯割据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