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评的国民政府;而梁漱溟认为当时共产党“博得国内大多数的同情拥护和期待”,主要是因为共产党“放弃对内斗争,倡导团结抗战”。材料说明:
A. 蒋、胡等人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
B. 梁漱溟主张共产党服从国民政府
C. 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D. 国共对立导致了知识分子的分裂
1928年,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表明当时共产党人致力于
A. 将革命重心放在国民党统治区 B. 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 保卫和巩固红色的苏维埃政权 D. 改变国共两党力量悬殊的局面
1923年在中共三大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中共重要领导人陈独秀主张共产党员应全体加入国民党,并应在工人群众中发展国民党组织,认为只有“一切工作归国民党”,“才能增强国民革命的力量”。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暂时放弃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
B. 接受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
C. 已决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D. 致力于开展民族民主革命
下图为近代英国出版的时政漫画:“巨人杀手”,画中中国巨人已经被小矮子砍翻在地,就差砍头了。该漫画描述的战争最有可能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1922年10月,中共党员杨匏安曾指出:“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展)最落后的国家,国家的政权掌握在军阀官僚手里,目前革命第一步,就是打倒封建特权。为增大革命势力起见,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应联合作战,这是毫无疑义的。”下列对杨匏安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成为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B. 揭开了国民大革命的序幕
C. 富有创见的探讨了革命战略和策略
D. 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此后参议院公布的《临时约法》则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参议院对政体的调整
A. 稳定了全国政局
B. 有因人设法之嫌
C. 巩固了共和体制
D. 遵循了法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