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的文学家代表着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
材料五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展示了矫健挺拔和叱咤风云的气魄。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真切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说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
回答问题
(1)一至三这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什么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3)材料五中,为什么“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
(4)由宋词到明清小说的发展,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在而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四: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写出一位与顾炎武同一时期、观点相近的知识分子,并概括其主要思想。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魏源认为“不能再称西方文明之国为蛮夷”,为此他提出了哪一著名观点?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观点的持有者属于哪一政治派别?这一派别主张建立哪一政治体制?
(4)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陈独秀掀起的“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场运动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 与工人运动密切相结合
B. 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C. 由俄国传入中国
D. 为无产阶级所接受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看,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点是
①生产技术的革新都与科学研究成果的关系极为密切
②都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都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南”、“北”差异的扩大
④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
A. 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
B.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
C. 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
D.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启蒙运动时期的英国史学家“多数人是自然论者,他们乐于赞同上帝存在并创造了世界的主张,但坚决以为,上帝创世后,允许世界按照某些法则运转而不加以干涉。……他们能接受上帝和基督教教义。同时,又能拒绝接受某些带有超自然特色的东西”(《全球通史》)。这段论述表明启蒙运动时期
A. 自然科学和哲学在英国兴起
B. 英国历史学家的研究没有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
C. 英国历史学家并不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D. “理性”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