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懑的历史事件是

A. 火烧圆明园

B. 清政府割让台湾

C. 八国联军侵华

D. 虎门销烟

 

B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日议和,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所以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指清政府割让台湾,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火烧圆明园,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侵华而非八国联军侵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割台湾而非虎门销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载太平天国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材料反映了(  )

A. 东西文化之间的冲突    B. 农民反封建的进步性

C. 儒学阻碍了历史发展    D. 太平天国具有局限性

 

查看答案

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A.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B. 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

C. 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 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

 

查看答案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晚清士大夫多称之为

A. 中英战争

B. 鸦片战争

C. 通商战争

D. 夷匪犯境

 

查看答案

中英《南京条约》第十一款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城外者,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说明(  )

A. 英国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    B. 中国的行政主权遭到破坏

C. 清政府失去了外交自主权    D. 清朝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増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材料二 宋代民间刻书可分为自家刻、家塾刻、坊刻和寺院刻等,自家刻主要由文人、士大夫自己集资刻书,家塾刻是由文人自己办的私塾出资刻的书,虽数量较少,却讲求质量,反映此时刻书风气之盛……坊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刻书商生产的书,主要是民间流行和需要的读物,种类庞杂,数量相当大。

                                          ——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上述材料反映了宋代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简要概括这一现象出现的科技条件。

(3)据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