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 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 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C. 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D. 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说文解字》对“龙”字的释义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龙是一种文化图腾 B.龙的变化象征皇权的消长
C.龙兼具灵性和力量 D.龙与农耕文明密切关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长官共议朝政,均为宰相。李世民即位前任尚书令,为避讳,就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他认为宰相品位尊崇,不应轻易授人,常以他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例如魏徵以秘书监参与朝政,称“参知政事”,也是宰相之职。唐太宗曾下优抚诏,特准李靖在家养病,只需两三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宗还以李靖为太子詹事(东宫百官之长)特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使其与侍中中书令共同参预宰相职事。从此就有了“平章事”与“同三品”的衔号。无论品位多高,不加此衔,就不能行使宰相职权,只有三公三师及中书令例外。以后,又以“同平章事”为宰相衔号。因仆射按例不加“同平章事”,故不能行使宰相的权力,被排挤出宰相之列。安史之乱后,宰相名号又发生了变化。因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升为正二品,所以就废除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名衔。唐后期宰相的名号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
——摘编自刘晖春《宰相史话》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宰相制度变革呈现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宰相制度变革对唐朝政治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简表
发展阶段 | 筑路总里程(公里) | 综合统计 | 大事记 |
肇兴(1876—1894) | 473.4,其中官办占69.3% | 全国总里程2.3万公里,计0.23公里/百平方公里,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比94%。 钢轨型号200多种,机车型号120多种,32%的车站无信号设备,货车平均载重800多吨。 | 1880年,第一家铁路工厂胥各庄机修厂诞生。 |
第一次筑路高潮(1895—1911) | 9200,其中借外资或列强直接修建占83.5% | 1909年,近代中国第一条自建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成。 | |
从低谷走向高峰(1912—1937) | 11000,在已建成的铁路中列强直接或控制经营占86.7% |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
——摘编自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
从上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所以,五年计划期间,所有制改造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在中央的推动下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是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别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试办,到1957年参加现有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对于限制和逐步地消灭富农经济有决定意义。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目的和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给我国制定“一五”农业合作计划的启示,并简述实施农业合作计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