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的义务主要包括:
享有世袭统治权
定期贡赋
提供军赋
④提供力役
A. ④
B. ④
C.
D. ④
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2100万银元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开放广州为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中国人民有着反抗侵略、维护尊严的优良传统。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反侵略斗争就爆发在
A. 虎门
B. 广州
C. 新疆
D. 台湾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着中世纪占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曰战争
C. 中法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上海由于地处入海口,已经成为西方渗透的大本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的标志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98年的《劝学篇》总结了张之洞教育改革指导思想“旧体新用”,反映了他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灵魂——“致用”的特点。也体现了张之洞以“变科举“来推动新式教育,提倡以“守约”来改革“旧学”,分类型、分层次地“广实学”和鼓励多层次“游学”的教育改革思想,《劝学篇》为张之洞参与并主持制定中国第一个学制——癸卯学制奠定了思想基础。他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实践也通过癸卯学制最终得以向全国推广。虽然《劝学篇)中也反映了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有着相当保守的成分,但是在那个“新学”与“旧学”相碰撞的时代,身居清廷高位的张之洞能力主“新学”,以“旧体新用”来调和中、西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系统教育改革思想,这是极其可贵的。
——摘编自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教育改革思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