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A. 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 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

C. 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 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D 【解析】材料反映了1940年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它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敌,故D正确;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在1942年,故A错误;百团大战在华北地区,与海外援华的交通要道无关,故B错误;国民党徐州会战在1938年,故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7年10月30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述道:“今谢晋元死守(上海)闸北一隅,任务与目的已达,故令其为荣誉之撤退,不必再作无谓之牺牲矣!”材料所反映的会战

A. 促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 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 首次表明国民政府自卫抗战的决心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 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 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 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地方民众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冲突)层出不穷。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

A.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C. 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 西方各国加强对华控制

 

查看答案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

A. 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

B. 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C. 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 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