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

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指出科技发展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技术

B. 促成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

C. 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D. 启发袁隆平成功选育“南优二号”

 

C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邓小平强调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为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故C项正确。A选项说法错误,无法得出科技发展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技术这个结论,而且这个结论本身也是有问题的。材料没有涉及到我国的全民教育方针,故B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看出它对袁隆平的“南优二号”产生直接作用,所以排除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7年,王蒙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反对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没有这样的官僚主义,中央还出过王明、出过陈独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由此可见当时

A. 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

B. “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

C. 党的工作重心是反对官僚主义

D. 文艺领域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

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 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 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 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倾错误

 

查看答案

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他们称延安是思想工厂。在这里产生的思想主要是指

A.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C. 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 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查看答案

甲午战败之后,满族人士寿富、盛昱等人的言论已超越“满汉畛域”,呼吁各民族团结御侮;民国建立后,人们有意识使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政党、团体等都是如此;五四时期,“中华民族”概念更是贯穿于言论和行动中。这体现了

A. 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

B. 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

C. 政权变更引发民族认同

D. 资产阶级政党主导了思想的变迁

 

查看答案

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对“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多不提及。这表明他们

A. 突出民族革命目标

B. 重点反对列强侵略

C. 缺乏动员民众意识

D. 弱化宪政民主任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