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传统少儿蒙学读物《教儿经》中有如下训诫:“……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

中国传统少儿蒙学读物《教儿经》中有如下训诫:“……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无田无地做买卖,开店铺面要寻人……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上述引文

A. 体现了陆王心学的道德价值观念

B. 据表达方式判断应属于明清时期

C. 强调了传统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D. 打破了传统中国对四民的划分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种田也要用番心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可以看出十分重视道德价值观念,A项正确;B项错误,从表达方式不能判断是明清时期;C项与材料不符;D项仅根据材料不能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 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 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 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D. 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这实质上表明唐代

A. 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

B. 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C. 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

D.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查看答案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A.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查看答案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意在强调(     )

A. 天人合一思想    B. 君权神授思想

C. 天人感应思想    D. 弃恶从善思想

 

查看答案

周代的礼制规定:(祭祀祖先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士甲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甲三鼎或一鼎。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

A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B反应可社会的转折变革

C折射出了王侯关系的变化          D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