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存在着增长的趋势,新式农具的使用也为生产力的...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存在着增长的趋势,新式农具的使用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保障。但是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也使农业现代化的轨道在近代中国偏离了它应有的航向。致使“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的根本原因是

A. 新式农具与传统耕作制度难以融合    B. 人口和耕地的增长大量消耗购买力

C. 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    D. 传统观念造成农民的经营思想固化

 

A 【解析】中国传统耕作制度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新式农具不能适应小型生产单位的需要,导致两者结合的“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农民是否选择新式农具没有关系,排除C项;D项不是根本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8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出任驻英法公使,出行前与法国沟通,提出公使女眷只能跟对方的女宾往来,不与对方男宾握手、同宴,指出这是中国“名教攸关”。法方表示接受,眷属往来,敬礼有加,而绝不干预跳舞宴会。这主要反映出

A. 中外文化冲突中的”求同存异”

B. 政治斗争决定中外礼仪

C. 中国外交官对西方礼节缺乏了解

D. 纲常名教扼杀女性独立

 

查看答案

下表是太湖地区东晋至清各代水旱比较表

朝代

每百年内水灾次数

每百年内旱灾次数

东晋

7.9

1.0

隋唐

4.9

2.6

吴越

4.6

1.1

北宋

14.8

8.8

南宋

20.4

15.6

18.8

6.5

27.0

12.8

25.0

15.8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测

A. 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B. 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C. 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D. 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下表是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从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器材、半制成品等

 

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1893

 

0.6

 

 

7.8

 

13.0

 

78.6

 

1903

 

0.7

 

 

14.0

 

22.3

 

62.7

 

1910

 

1.5

 

0.1

 

16.0

 

17.0

 

65.4

 

 

 

A. 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西方列强疯狂掠夺中国原材料

C. 中国的对外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D. 中国国内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查看答案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指出:“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 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B. 使民主共和的政治现念深入人心

C. 促使传统价值观念丧失正统

D. 推翻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统治

 

查看答案

1897年,松永伍作在考察了中国的蚕业后说:今就广东,上海两口输出者,生丝共计约八十万捆,而其内地消费共计,其详不可知,质之商贾,视之实情,殆三倍于出口者。其国中流以上,多衣绢帛,内地消费之多,可知也。松永伍作旨在说明

A清朝闭关锁国导致手工业品的滞销      B丝绸成为中国富贵之家的主要衣料

C官营丝织业产品仍占绝对优势地位      D当时中国国内贸易比对外贸易兴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