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樊树志在专著《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这说明( )
A.“苏湖熟,天下足”格局正在形成中 B.晚明政局变化影响了江南经济地位
C.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最大的优势 D.专业化市镇兴起促进了区域市场化
下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分工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城郭之民,类多工商”
B.城市与乡村为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C.城市商业功能从属于其政治功能
D.“市”成为城市活动的中心
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A.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 “岢峨大舶皎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A. 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 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 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 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
A. 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
B. 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
C. 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
D. 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
《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工师校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反映了当时
A. 民营手工注重质量信誉
B. 官营作坊主要生产祭器
C. 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
D.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