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东汉时期“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举荐人与被举荐人在...

东汉时期“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举荐人与被举荐人在政治上建立君臣关系,在私人感情上建立父子关系,被推荐的人如果对荐主不表现臣子的情分,就算忘恩负义,将为士人所不齿。这种现象

A. 为士人入仕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B. 使伦理关系成为官员联系的纽带

C. 放宽了对士人入仕年龄的限制

D. 反映了选官中浓厚的儒学伦理观

 

D 【解析】举孝廉强调“能报恩”,举荐人与被举荐人之间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和私人感情上的父子关系, 反映出东汉时期选官过程具有浓厚的儒家纲常伦理观念, 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举荐人偏好“年少能报恩者”,不能说明士人入仕途径便捷和对年龄限制的放宽。A、C两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举荐人与被举荐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不能说明官员之间联系的纽带就是伦理关系,B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 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D. 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查看答案

据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遭到诸国反对,认为这么做是上逆于天,下不顺干人的倒行逆施。这表明当时

A. 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B. 国君之位争夺激烈

C. 宗法礼制仍然受到重视

D. 周王干涉他国内政

 

查看答案

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B. 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 家国同构

D. 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靳辅,清康熙时一代名臣。康熙十年(1671年),靳辅“疏请行沟田法——沟土累为道,道高沟低,清则泄水,旱以灌田”。三藩叛乱时,他在池州、安庆等地部署军队,既维护了地方安定,又有力支援了江西地区的平叛战争。康照十六年(1677年),靳辅提出了治河方针:“审其全局,将河道运道为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它采用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方法,创造性提出“寓浚于筑”等治河方法。从而使黄河安流了30年,漕运亦安全畅通。

(1)根据材料,槪括靳辅的为政业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靳辅身上体现出的品质。

 

查看答案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对亚洲的优越感及指导者意识更是越发浓厚。当时鉴于欧洲战场的惨状,预感西方文明即将走向没落的人比比皆是,认为东洋文明绝不劣于西洋文明。“一战”使“落后”地区各民族获得民族独立的良机,日本对殖民地的支配以及对中国大陆的膨胀也开始在理论上陷入困境。在一战的影响之下,趁着世界秩序的混乱,日本社会中以自我为中心试图构筑新地域秩序的构想开始大为盛行。小寺谦吉是此时期颇具代表性的亚洲主义者,他主张中日“应相互提携、相互扶助,为亚洲乃至全体有色人种,理应与白人展开对抗”。日本向中国提供智识,中国向日本提供物资。日对中施加军事援护,中国应在日本“指导”下实施改造,教育和文字语言上要采用“日本假名文字”等。小寺的大亚洲主义虽然在表面上主张中日两国的相互团结依存,但实际上却否认中国的地位,宣扬日本以“调和文明”来改造中国。

--摘编自刘峰《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日本亚洲主义的理论与行动》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亚洲主义盛行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寺谦吉亚洲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