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孔子强调的是
A. 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 B. 以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
C. 统治者应多管齐下,恩威并施 D. 用社会规范和刑罚约束民众行为
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这段话理解有误的是
①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
②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③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④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意大利人,尤其是商人们产生一种欲望,即除了财富上的满足之外,会去追求另一种满足,即精神上的满足……意大利拥有古代罗马的一切,却唯独没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古罗马的文化——没有它的雕塑、绘画、建筑、诗歌、哲学、戏剧等等!于是,人们开始追思古代的文化了,这样,就引发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精神上的满足”的深刻内涵。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都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原则,并打算通过这些原则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些哲人”借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原因。
材料三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当时法国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礼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坚持此种理念的理由。
材料二传统“德治”理论的核心,是把国家治理寄托在统治者的道德修养的个人品质上,主张“德者治天下”。孔子强调要“施仁政于民”,“修己以安百姓”。这套学说经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改造,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治国理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是如何发展了先秦儒学的相关观点?这种发展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王阳明认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人心,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同时他也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子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程朱理学主张天理的他律性,天理成为外在的道德律令。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架起了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桥梁,高扬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从而把人从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的心学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儒家学说的。
卢梭认为社会不平等经历了三个阶段:私有制使不平等牢固起来,富人通过法律强化这种不平等;产生国家机关,实现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即政治不平等;出现专制暴政,然后革命暴力推翻专制君主,走向更高级的平等。对卢梭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认为出现私有制是历史的倒退
B. 指出了历史是辩证发展过程
C. 找到了社会发展的深层推动力
D. 论证了人民革命权的合理性
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A. 迫求个人独立自由
B. 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 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 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