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学派指出:“对于他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东西——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结此评价正确的是
A. 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
B. 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C.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D. 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此“词曲贵浅”的主张
A. 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
B. 推动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
C.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
D. 体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考古学家在新疆和田出土的唐代于阗文书中发现了三件《兰亭序》抄本。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楷书是唐代官方文书的标准字体
B. 于阗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C. 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进一步传播
D. 临摹王羲之的行书在唐代成为时尚
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在《新工具》一书中写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此语赞扬了四大发明( )
A. 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B. 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转型
C. 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D. 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杜甫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自唐以来,即被公认为“诗史”。以下关于杜甫的诗歌说法正确的是
A. 杜甫是安史之乱的亲历者,其诗歌作品可作为信史
B. 作品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开创了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
C. 杜甫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作为史料应加以甄别
D. 是浪漫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