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表所示为1952﹣1978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1952年 | 1957年 | 1965年 | 1978年 |
粮食总产量(单位:百万吨) | 163.42 | 195.05 | 194.53 | 304.77 |
棉花(单位:百万吨) | 1.30 | 1.64 | 2.09 | 2.16 |
原油(单位:百方吨) | 0.14 | 1.46 | 11.31 | 104.05 |
钢(单位:百万吨) | 1.35 | 5.35 | 12.23 | 31.78 |
A. 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
B. “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C. 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
D. “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
1977年,中国经济出现快速恢复。据此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前一年指定的十年发展规划,要求到1985年达到钢产量6000万吨的目标,即增长到252%,而钢产量实际到1985年增长到1977年产量的197%。材料表明
A. 改革开放增强了经济建设的信心
B. 传统经济建设观念仍影响中央决策
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全国人大重新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他”
A. 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 B. 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C. 开始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 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
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 公私合营
B. 新经济政策
C. 罗斯福新政
D. 斯大林模式
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上述认识的出现是源于罗斯福新政
A. 有悖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 B. 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C. 导致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 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稳定
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曾这样描述:“像过分拥挤和贫民窟这样的词,在19世纪初尚感新鲜,而到该世纪末,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现实性,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的贫民窟,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为此,英国政府
A. 以行政权力的运用来取代自由贸易 B. 以殖民扩张和掠夺来转嫁国内危机
C. 以扩大城市规模来加快城市化进程 D. 以税收和济贫政策来实行福利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