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A. 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B. 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 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 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和国民政府进行了血雨腥风的“货币战争”。日本共印制45亿假法币,实际使用了其中的30多亿。日本将这些假法币大量投放中国市场,成为中国的货币贬值、经济混乱的一个重要诱因。下列对日本大量伪造法币的主要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扰乱金融秩序
B. 转嫁战争负担
C. 为了以华制华
D. 建立统制经济
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 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 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D.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
A. 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
B. 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推动
C. 北伐战争的强有力支援
D. 国民党在一大后迅速发展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宣称“强国强种,惟教育者之功。”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这主要反映了
A. 回应时代挑战的有意探索
B. 民主革命促进民众素质提高
C. 国人已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D. 教育近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1860年,外国公使驻京。恭亲王奕䜣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咸丰帝只同意设“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但奕䜣认为如此洋人“饶舌必多”,奏请去掉“通商”二字。这表明当时的清政府
A. 公使进京有碍清廷内政
B. 对外通商尚未达成共识
C. 筹备洋务引发朝野纷争
D. 国际交往理念亟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