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他指出:“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这一认识
A. 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 B.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
C. 联合开明士绅支持国民革命 D. 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 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这次币制改革
A. 结束了白银在中国市场流通的历史 B. 加强政府经济控制力,推动官僚资本形成
C. 为抗日战争奥定了经济和物质基础 D.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新政客观上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
B. 新政标志中国由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
C. 新政推动西学传播,为戊戌变法做了舆论准备
D. 新政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抵制侵略
明代小说繁荣。当时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面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小说成为明代文学主要形式
B. 小说整合了社会价值观念
C. 小说的繁荣反映心学的盛行
D. 小说有一定社会教化功能
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
A. 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 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 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家国同构可以看做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礼记·杂记》)
材料二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