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C 【解析】三省六部原先是三个省之间权力相互牵制,材料中提到中级官吏出任宰相,尚书省地位下降,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在唐朝一直存在,并没有被废除,故A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行政效率提高,故B项错误;门下省是负责审核的,故D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 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B. 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 少教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

D. 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查看答案

唐前期,府兵制盛行。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直至退隐。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

A. 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

B. 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

C. 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

D. 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

 

查看答案

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可是到了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有的郡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政府管理不力

B.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 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D.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对手工业者、商人、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实行算缗令.规定每二缗(每千钱叫做一缗)纳一算(二十钱),无论有无市籍者都不能例外。纳税数额要求自报,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一经查出就没收其财产,并发配到边疆服役一年。此举

A. 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西汉的土地兼并    B. 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商业的正常发展

C. 限制了商人操纵价格投机倒把等活动    D. 沉重地打击了商人的投机兼并活动

 

查看答案

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抽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

B. 大司马大将军掌握决策权,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

C. 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D. 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