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天文学在历法、天文仪器、宇宙理论等方面都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天文学在历法、天文仪器、宇宙理论等方面都很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中以历法最为突出。与此有关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对天体运动轨迹的几何模式不甚关心,但对天体位置的计算却是十分高明的

——摘编自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传播天主教,传教士带来了数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科技知识,“想借此为宗教的真理作证:基督教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这些科技知识被当权者所重视,为其传教活动特别是在上层传教带来了便利。与中国传统天文地理知识相比较,传教士带来的天文地理知识更注重数据和理论。因此比较精确,受到了有识之士的欢迎。鉴于“颁历一事所含蕴的政治意义,在朝代更替之际尤其明显”,在清军进入北京后汤若望乘机向当政者进呈天文仪器,并为清政府制成历书——《时宪历》。不久,汤若望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并且深受顺治皇帝信任,被加封为“通天玄师”。《时宪历》虽然依靠其精密性受到官方承认,但却与中国传统历法发生了冲突。因为传统历法受名分、礼教的制约,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纯粹的天文学。传教士带来的科技知识突破了这层束缚,甚至动摇了建立在传统时空观上的伦理道德。

——摘编自阎秋风、李诗海《杨光先反西学原因之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古代传统天文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中国传统天文学存在的弊端,并分析指出杨光先反西学的实质。

 

(1)原因:中国古代发达的农耕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历代统治者对天文历法的重视;长于计算的中国古代数学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数学工具;科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的探索和钻研。 (2)弊端:注重实用,忽视理论和规律的认识;受到封建纲常伦理的制约。 实质:封建守旧势力对西学(西方自然科学)的排斥(答“中西文化的冲突”也酌情给分)。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农耕经济、统治者对天文历法的重视、古代数学的基础、科学家们的探索等方面分析说明中国古代传统天文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本题据材料“对天体运动轨迹的几何模式不甚关心……受名分、礼教的制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注重实用、忽视理论和规律的认识、受到封建纲常伦理的制约等方面概括中国传统天文学存在的弊端。再从守旧势力对西学的排斥的角度分析指出杨光先反西学的实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最重要的创见在于纳“仁”入“礼”。……孔子一边高唱“仁爱”之道,一边激烈地反对“犯上作乱”“僭越名分”的行为,以极端顽固的态度要求正名、守礼,力倡对“长上”的绝对服从。

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君民、君臣的关系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孔子的礼教约束。

董仲舒把德治同法治作为相辅相成的两种统治手段结合起来,把明教化、施仁义同正法度、严刑赏结合起来,把儒家严格等级名分的礼治主张同法家的君权至上、君主绝对独裁的主张结合起来,融为一种以“三纲五常”为准则的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大一统”的政治理论。

——摘编自丁伟志《儒学的变迁》

材料二:一直以来,并存于封建统治下的儒家思想与官僚政治都在不断地相互作用。现代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在他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写道:“不是中国人对于孔子的好感,而是中国的社会统治,特别需要孔子学说”。这足以体现了,儒家思想是封建专制统治、官僚政治的精神支柱。它适应了官僚政治的需要。而官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又必将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从汉代设立的察举制到隋唐起源延续至清朝末期的科举制,它们考试的内容都是儒家学说

——摘编自刘杨《浅论儒家思想与官僚政治的关系》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儒学与孔子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汉代董仲舒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儒家思想流传二千多年,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对科学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四人帮’曾经喧嚣一时,颠倒是非,搞乱了人们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邓小平这一论述发表的重要背景是

A. 文革结束后,文化、教育和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工作展开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关于真理问题标准的讨论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潮流

D. 一系列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以下留学时间与留学初衷对应正确的是

A. 晚清的留学热潮——实业救国,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创业立业,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热潮——富国强兵

B.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科技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实业救国,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热潮——建设国家

C. 晚清的留学热潮——富国强兵,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实业救国,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热潮——创业立业

D. 晚清的留学热潮——富国强兵,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创业立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实业救国

 

查看答案

某一时期,学校文化课程越来越“边缘化”,政治学习开始猛增,上课时间经常的全校听广播、听重要文章、传达文件。这表明

A.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B. 学校教育工作受到了政治运动的干扰

C. “两条路线”争夺教育阵地斗争激烈

D. 我国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

 

查看答案

1949-1966年这“十七年文学”涌现出了《暴风骤雨》《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红岩》《林海雪原》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它们共同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百家争鸣有利于文学的繁荣

B. 宽松自由的环境促进了文学

C. 二为方向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D. 文学为政治服务的色彩浓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