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其中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A |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开始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
B | 成立欧共体 |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
C | 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 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
D |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 标志着北美地区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
A. A
B. B
C. C
D. D
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走势。依据1917年到1928年苏俄(苏联)经济政策分析,其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是
A.
B.
C.
D.
“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以下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1929—1933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B.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斯大林体制的僵化
D.古巴导弹危机的出现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投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指
①“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展到每个城市、村庄和家庭”
②“削弱陈旧的家庭体制、结束妇女的低下地位”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将统治权力交给人民,保障个人权利、恢复自由市场秩序”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使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常规发展,带来了大量不利因素,导致后来的逆城市化现象出现。这一时期指的是
A. 1956—1957年
B. 1958—1960年
C. 1961—1965年
D. 1966—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