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

材料二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敛免役之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

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日知录·宋世风俗》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一、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3)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4)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说明理由。

 

(1)要不要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二反对理由是募役法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使人民失业。 (2)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关心百姓利益,但从本质上看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其危害大。但材料三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变法不单是百姓之害,关键是败坏了世道人心,危害久远。 (4)一致,都代表了地主阶级利益,都是为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只不过材料一着眼于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材料二、三着眼于地主阶级的眼前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看法,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比较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和“敛免役之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可知,材料一、二争论的是要不要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材料二反对理由是募役法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使人民失业。 (2)对材料一、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的看法,应当联系所学,根据从本质上看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来回答。 (3)根据“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可以看出,材料二、三的相同点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其危害大。但材料三的“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说明对王安石变法的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变法不单是百姓之害,关键是败坏了世道人心,危害久远。 (4)联系所学可知,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理由表现在材料一着眼于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材料二、三着眼于地主阶级的眼前利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冬十月丁未,诏曰:“朕承乾在位,十有五年。每览先王之典,经纶百氏,储畜既积,黎元永安。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北魏孝文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作用如何?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意义。并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自《淮南子·要略》

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秦军战绩:全胜58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3次;败北4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从哪四个方面概述商鞅变法的条件?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和作用。

 

查看答案

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查看答案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查看答案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A. 普罗塔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B. 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 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 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