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认为虽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但“各国之大小强弱,万有不齐,究赖此公法以齐之,则可以弭有形之衅。虽至弱小之国,亦得藉公法以自存”。:据此可知,薛福成
A. 认为国际外交存在着严重的不公
B. 指出在国际舞台上弱国无外交的真实状况
C. 延续了清政府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
D. 主张中国应该在外交上合理运用国际法规
19世纪末的学者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对河北一带有如下记载:“畿辅深冀诸州,布利甚饶。纺织皆女工。近来外国布来,尽夺我国布利。间有织者,其纱仍购之外国,故利入甚微。”这则材料说明我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
A. 在洋布冲击下全部走向破产
B. 出现纺纱与织布分离的趋势
C. 开始向机器棉纺纱方式转变
D. 织布以洋纱为原料迅速发展
科举制度废止后,读书人留居城市,农村中土豪劣绅慢慢取代了心存修齐治平的乡村士绅,和普通农民冲突日益尖锐。据此可知。科举制的废除
A. 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解体
B. 加剧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动荡
C. 成为城乡差距扩大的根源
D. 导致农村传统道德观念丧失
有学者认为,经过甲午战争,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开始破碎。保守的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求新与西学相表里。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这说明维新思想
A. 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
B. 起于忧患引发社会剧变
C. 完全师法西方挽救危亡
D. 引发中国阶级结构巨变
黄宗羲在《原臣》中说:“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任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材料中的主张
A. 有利于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 是对君主强化统治弊端的反思
C. 为规范君臣关系提供思想基础
D. 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农具较少改进,有所创新的多是适应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细小农具,元代王祯《农书》早有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十分罕见。失去两汉或唐宋那种新器迭出的蓬勃发展气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工商业发展的冲击
B. 精耕细作不被重视
C. 自耕农经济占主导
D. 劳动力的密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