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一张桌子,这张长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一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坐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一边是执政党的内阁成员,另一边则是与内阁成员相对应的“影子内阁”成员。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最终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的内阁。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材料二民初活跃于国会中的政党,可大致分为激进、保守二派。激进派的政党,严格说来,只有同盟会和国民党。统一共和党在并入国民党以前,是骑墙于同盟会与共和党之间的;民宪党则系由国民党分出。……统一共和党的党员虽有不少原属革命派,但以出身立宪派和旧官僚者为多,故在态度上较同盟会为温和。……与同盟会合组国民党的其他小党派,亦大多不是起于理想相同,而是因为眼见国民党将能在政坛上占优势。……至于正式国会后期出现的民宪党,虽系自国民党分出,但以吸收了许多进步党党员,在态度上亦较温和。作为激进派政党的同盟会和国民党,是使民初国会发挥功能的主要力量。如果在野党的功能是以言论和立法来监督政府,并以诉诸选民的办法促使执政者重视国利民福,同盟会和国民党确是具有这方面的资格与潜能。但以执政者无限制的伸张行政权,在野党和立法者愈伸展其监督权,结果使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当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而又不能取决于选民时,政治的危机即升高。民初国民党之策动“二次革命”、以及“二次革命”失败后执政者一意伸张一己的权力,均为政治走势走向两极端的表现,亦为政治危机升高的表现。结果是两败俱伤。

——张玉法《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影子内阁”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特点,并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党制度有何创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1)特点:由反对党组成;成员与执政党内阁成员对应,职责分明;有效监督执政党执政;建立影子内阁成为宪法惯例。 作用: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推动了英国代议制完善;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执政党科学决策,减少失误;有利于在野党积极参政。 (2)特点:党派分化组合多变;政党林立,政治倾向大抵为激进和保守两派;国民党力量强大,立场激进;政党政治形式上活跃,但任何政党都未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受执政者打压,政党政治的实践以失败告终。 原因: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颁布,确立责任内阁制;受西方政党政治影响;中国经济结构与阶级关系多样化的影响。 (3)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意义:为社会各界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民主政党参政议政提供了制度平台;为执政党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 【解析】(1)从“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可以看出,“影子内阁”主要涉及由反对党组成;成员与执政党内阁成员对应,职责分明。从“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看出有效监督执政党执政;建立影子内阁成为宪法惯例。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材料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出相互制衡的作用,具体阐述即可。 (2)从“民初活跃于国会中的政党,可大致分为激进、保守二派”可以看出民国初年党派分化组合多变;政党林立,政治倾向大抵为激进和保守两派。从“当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而又不能取决于选民时,政治的危机即升高”可以看出,政党政治形式上活跃,但任何政党都未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受执政者打压,政党政治的实践以失败告终。 (3)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这种创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民主政治的保护,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保障,也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有专家指出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将取代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这表明

A. 二十国集团成为新的世界领袖    B. 发达国家经济总量逐渐下降

C. 全球治理需发挥新兴国家作用    D.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质的变化

 

查看答案

法国打算把欧共体变成一个经济政治共同体的想法更让英国寝食难安。此时英联邦对英国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英国的均势政策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这表明

A. 英国迫切靠拢欧共体的愿望

B. 法国借助欧共体牵制英国

C. 英国放弃了传统均势政策

D. 欧洲一体化影响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思-华尔兹在其《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认为,美苏均势格局的出现不仅是因为世界上出现了两个实力大致均等的集团,更是因为在这两个集团中分别存在着美国和苏联

这两个盟主对阵营的维护和体系成员的控制。在此,肯尼思·华尔兹主要强调

A. 美苏均势格局中存在着不均势

B. 美苏为争霸而展开激烈斗争

C. 美苏均势格局稳定了世界秩序

D. 两极格局中充斥着强权政治

 

查看答案

从革命性质分析,俄国革命实际上经历了三种革命:即发生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工业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广大农村的以农民夺取土地为主要方式的农民革命,发生在民族民族革命。最终,力量弱小的布尔什维克党赢得并巩固了政权。据此判断,俄国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无产阶级

A. 有效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

B. 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C. 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突出了农村革命的主体地位

 

查看答案

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A. 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    B. 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C. 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    D. 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