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些都反映出
A. 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 人文主义者鼓动推翻君主制
C. 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 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A. 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 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C. 掲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1953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这一会议
A. 确立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B. 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C. 决定重点促进中学教学的发展
D. 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一气呵成写就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后来在“文革”中被折磨致残的何迟躺在床上对人苦笑说:“我是自投罗网。”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
A. 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进步人士的抵制
B.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得不到一些人的理解
C. 文艺和科研领域呼唤“双百”方针的提出
D. “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2017年1月,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下表周年。25年前,88岁的邓小平,迈着蹒跚的步伐,登上列车,纵贯整个中国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改革的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下列“网友评论”符合史实的是
A. 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改革顺利推进
B.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从地方、从社会寻找改革动力的典范
C. 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找到了突破口
D. 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A. 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 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 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