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

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A. 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 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 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核武器的试验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进而影响到了世界政治格局,故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6年1月14日,周思来总理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说:“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首要意义是要使科学家得到必要的图书、档案资料、技术资料和其他工作条件。”周总理提出这些要求是为了

A. 顺利完成第一个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B. 顺利完成第二个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C. 顺利完成“863计划”

D. 顺利完成“星火计划”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1903年至1905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士形象。

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愿意去看紧跟在它后面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一句,如是,不是对《劝学篇》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可以看到张之洞对西方的感知程度还是相当深刻的。

——摘编自李刚《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革命党人眼中张之洞是“汉奸、封建卫道士的形象”的原因。

(2)概括材料对张之洞及其“中体西用”思想的看法。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路德说)“我呼吁每一个人应该善待犹太人,同时教他们研读《圣经》,这样做,我想我们可以争取他们到我们这边来。”但当路德发现犹太人并不相应地转向新教时,他失望了,他曾经说:“我不允许任何人批判我的主张,即便是天使,凡不接受我的主张者就不能得救。”他开始仅仅反对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后来发展到反对一般的犹太人。1735年,当选帝侯约翰在萨克森驱逐犹太人时,一个犹太人曾经请路德出面调停,但他竟一口拒绝。他在《桌边细谈》一书中把“犹太人与教皇信奉者”视为“一丘之貉”的不敬神的坏蛋。晚年的路德更是公开指责犹太人,说他们是“一个僵颈、不信神、骄傲、邪恶、可厌的民族”,并声称:他们的学校及教堂应被付之一炬。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有反封建的意义,因为他所反对的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强大的支柱。而且,与僵化了的天主教神学不同,路德的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因而蕴藏着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但是,路德的新教仍未完全摆脱中世纪经院思想的影响。他反对叛乱,他说:“叛乱不是正当的,不管它如何合乎正义;它的结果从来都是损害大干利益。……因为叛乱发生后必然造成损失和流血。”

——吴干廑、齐世荣《世界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指出马丁·路德思想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技术变革和使之成为必需的社会变革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在于: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且很快便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源,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的矛盾。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