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500年,欧亚大陆东西两边几乎不存在真正深刻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500年,欧亚大陆东西两边几乎不存在真正深刻的差异。但是,在之后500年的大多数时间中,西方之所以能统治全球,以当今计算机化语言来讲,是因为有6种杀手级应用程序在运转。它们是:(1)竞争;(2)科学;(3)财产权;(4)医学;(5)消费社会;(6)工作态度。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森《文明》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西方的崛起”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说明:所拟论题可以是某个崛起因素的探讨,也可以写明与某国崛起有关的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评分要求:所拟标题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示例一:论题:科学助推西方崛起。 阐述:科学提供了改造自然世界的方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相结合(举出电的发明与运用、交通、通讯的改进等史实),使西方生产力发展,具备军事优势,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通过资本输出和殖民战争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确立资本主义地界体系(西方崛起)。或答社会科学(列举制度建设、思想解放与文艺成就)对西方崛起作用的论述。 示例二:论题:科技促使德国崛起。(或竞争促使英国崛起) 阐述: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举出西门子、卡尔·本茨发明发动机等史实)对德国崛起的影响(或举出竞争16-18世纪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史实对英国崛起的影响)。(其他论题和论述要点,也可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示例三:竞争给西方带来机遇——从市场竞争、国家竞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举出侵略扩张的史实)加以说明,而对东方产生消极影响;资产阶级政府为竞争提供便利,促进不断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示例四:私产保护使西方稳步发展——各国立法用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压迫剥削无产阶级提供了保障,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医学助力工业时代——人民健康,解决了西方人力资源短缺,降低劳动成本,支撑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城市化过渡。 消费刺激生产带来大国腾飞——人们各种消费刺激了生产,市场需要技术革新,呼唤工业革命持续展开,社会日新月异。 工作态度改变了世界面貌——无产阶级被迫加班加点,为生活奔波创造了巨额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材料反映了1500年后的500年间,即世界近现代时期,西方不断崛起并统治着全球,其因素概括起来包括6个方面,即竞争、科学、财产权、医学、消费社会和工作态度等。解题时首先,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理解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内容;其次,依据审题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即依据材料及所学的世界史知识,围绕“西方的崛起”的问题拟定任一西方崛起因素的论题、并简要分析阐释,或科学助推西方崛起,或科学促使德国的崛起,或竞争促使英国崛起,等等;再次,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对上述任一论题分析阐释,包括具体表现、历史结论等,表述成文。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类型的试题,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层次清晰、学科语言准确等,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市镇大部分集中在苏、松、杭、嘉、湖地区。其次,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的进一步发展。长江、大运河是中国明清时期东西、南北两大通道。基于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开放程度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并且,在西南地区,明、清两代随着政区不断推进,在云、贵、川、湖、广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平定了土司叛乱后又广建府、县治所;在西南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如伊犁、哈密和西宁;在东北地区,沈阳一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摘编制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城市完全处于封建皇权控制之下,1908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与此同时,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发展迅速;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

摘编制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其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1944年9月,蒋介石发表《告知识青年从军书》,号召知识青年从军,规定:服役年限为两年,公务员保留薪水,大专学生保留学籍,高中学生服役期满后可免试升入大学。这表明

A. 中国抗战兵源面临枯竭

B. 中日战争仍处于相持阶段

C. 国民政府关注兵源素质

D. 抗日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法国开始实行改革,例如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等。1870年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上院。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的变化意味着

A. 工人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    B. 民选议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 元老院的政治地位无足轻重    D. 皇帝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巩固

 

查看答案

联邦宪法的制定者麦迪逊指出:“在共和国里极其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社会防止统治者的压迫,而且要防止一部分社会反对另一部分社会的不公。”据此,麦迪逊

A. 认为联邦宪法存在着弊端

B. 坚持实施三权分立体制

C. 主张宪法应维护社会公平

D. 强调健全民主法律体系

 

查看答案

在中国共产党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和组织下,武汉举行罢工、罢市、罢课,汉口召开了20余万人参加的反英示威游行,群众高喊“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这一事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如荼

B. 国民大革命蓬勃开展

C. “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

D. 解放军即将渡过长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