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7年3月,严复撰文指出:“若察欧洲战势,德人乃处强弩之末。潜艇虽烈,不足制...

1917年3月,严复撰文指出:“若察欧洲战势,德人乃处强弩之末。潜艇虽烈,不足制英人死命,敢料德、奥之即败。本月二日美总统威尔逊亲临国会,与德已宣战矣。而吾国走到第二步(指与德断交)之后,忽然中止,颇闻国会中党派尚有借此时机,作种种顾党人不顾国之计划。”这反映出严复

A. 看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B. 主张中国应尽快加入协约国集团

C. 建议政府要继续严守“中立”

D. 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而后参战

 

B 【解析】“吾国走到第二步(指与德断交)之后,忽然中止”说明当时中国与德国断交后,没有加入协约国的战争,严复的意思显然是要求中国对德宣战,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论述一战的帝国主义性质,故A项错误;材料中明显对中国“忽然中止”的态度表示不满,故C项错误;材料是尽快参战,不是整顿后再参战,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下列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A.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 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 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D. 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08年,康熙帝下令编绘《康熙皇舆全览图》。这是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聘请西洋传教士经过经纬度测量绘制而成。其中,实测经纬度值的地点有六百馀处,多处使用三角测量法,并使用少数的天文测量法。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绘图人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士雷孝思、马国贤、白晋、杜德美及中国学者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明安图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十余人。

——根据《清廷三大实测全图集》整理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特别强势的群体观念,很早以来就发展了群体构图的概念:建筑群以院落的形式横向伸展,占据很大一片面积。这就产生了外部空间的课题,即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各个构图因素有机组织起来,包括各单体之间的烘托对比、院庭的流通变化、空间与实体的虚实材料相映、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以形成总体上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渲染出强烈的气氛,给人以深刻感受。

——萧默《建筑的意境》

(1)概括材料一中《康熙皇舆全览图》编绘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确定当时清朝东北边界的法律依据。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建筑的主要特点。以故宫为例,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加试题】“一战”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材料二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同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戈雷岛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相继被荷兰、法国、葡萄牙等殖民国家占领

②是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活动的中转站

 

③是旅游胜地也肩负着历史教育的使命

④荷兰殖民者18世纪在岛上修建了奴隶堡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查看答案

明朝王骥德《曲律》说:“‘昆山’之派,以太仓魏良辅为祖。”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在于魏良辅

A. 把昆曲推上了戏曲舞台

B. 为昆腔赢得“官腔”的称号

C. 借鉴北曲优点革新昆曲

D. 使昆曲成为独立演出的短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